
南都讯 记者任朝州 通讯员周娟 10月29日长春博时配资,龙华高级中学教育集团民治校区的学生踏上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生态探究之旅——前往福田红树林生态公园,开展为期半天的“解密红树林的生存智慧”主题实践活动。这不仅是简单的外出,更是一次融合多学科知识的跨领域学习体验。

一、精心筹备,为求知之旅护航
在活动启动前,学校的“每周半天计划”项目组就进行了周密准备。任新宇副校长对整个项目的开展精心统筹组织,教务处与生地教研组的老师们多次实地考察,精心设计活动路线和任务单,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在安全的环境中深度学习。

二、开启解密之旅
探秘红树林:见证生命的适应智慧长春博时配资
沿着蓝云湖畔的木栈道,同学们开始了第一站的探索。在这里,他们见到了真正的红树林“居民”——能够长出长长胎生苗的木榄、叶片背面覆盖银粉的银叶树、叶片边缘带刺的老鼠簕。这些独特的植物形态,无一不在诉说着生命如何适应特殊环境的奇妙故事。

鸟类观察:与自然精灵的静谧相遇
走上飞蓝堤,同学们举起望远镜,开启了鸟类观察环节。优雅的苍鹭、纯白的大白鹭,或静立觅食,或翩然起飞。大家小心翼翼地保持着安静,生怕惊扰了这些自然的精灵,也在观察中理解了红树林作为鸟类栖息地的重要价值。

动手实践:化身地理学家测风向长春博时配资
在红雨湖畔,同学们分组合作,动手制作简易风向标并测试风向。通过亲身实践,他们真切感受到了红树林作为“海岸卫士”如何削弱风浪,守护身后城市的生态机理。

知识升华:科普馆内的生态课堂
最后,队伍进入科普馆,在专业讲解员的引导和互动设备,系统学习木榄、秋茄、海漆、海桑、银叶树这些红树林植物的形态结构及生活环境,同学们亲眼见到了“胎生苗”“呼吸根”以及泌盐、拒盐、聚盐现象,这些奇特结构都是红树林为了在咸水、缺氧的泥滩中生存而演化出的“独门绝技”。

何湛芝老师讲解生物知识。

汤旺利老师讲解生物知识。

许睿朵老师讲解地理知识。
这次旅程不仅解开了红树林的生存密码,更在每位同学心中种下了生态保护的种子。从今天起,学生们将从“解码者”转变为“守护者”,通过图文、视频等多种形式把红树林的故事讲给更多人听,共同守护这片神奇的“海上绿洲”。

此次红树林解码之旅是龙华高级中学教育集团民治校区“每周半天计划”的成功实践,通过跨学科、项目式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获取知识、培养能力、形成素养,实现了从课本到自然、从知识到责任的全面提升。未来,学校将继续开发更多优质的实践课程,让学习在更广阔的天地间自然发生。

编辑:任朝州
盛多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